東林巨魁翁正春
翁正春(1553—1626年),字兆震,閩侯縣人。萬歷二十年狀元,曾官至禮部尚書。
蟾宮折桂
翁正春的祖先翁承贊是唐朝諫議大夫,。其父翁興賢官浙江通判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正月初二,,翁正春誕生,,幼年時“聰明奇?zhèn)ァ保苁苣烁柑蹛?,其父對他多加培養(yǎng),,26歲時他中了舉人,即在延平,、龍溪一帶輾轉(zhuǎn)任教職,,40歲時,他以老成之年參加了順天鄉(xiāng)試,結(jié)果狀元及第。喜報傳到家鄉(xiāng),報子還未進鄉(xiāng)打鑼,一個小羊倌聽到消息,、非常興奮地牽著羊大跑,口中喊:“?。≌焊缰袪钤獓D!”由于力氣用得太大,,繩索勒住羊的脖子,,羊斷氣了。小羊倌的母親見狀大怒,,要揍小羊倌,口中罵道:“人家中狀元,,蓋狀元府,咱家住隔壁,,難免要拆,,眼看就沒了房子住,你還樂什么,?”翁正春聽說了,,心想:小羊倌因為我,,死了一只羊,我再拆他家的房子,,實在對鄉(xiāng)鄰不住,。于是他買了一塊地蓋好一間房子送給小羊倌。這件事傳遍四鄰八鄉(xiāng),,人們都稱贊翁正春做官惠及鄉(xiāng)鄰,,是個好官。
巧對葉相
明朝天啟年間(1621年)首輔大學(xué)士葉向高回福州,,順便去洪塘鄉(xiāng)翁正春家中拜訪,,由于談話久耽誤了回城時間,,只好夜宿翁家,。翁正春求之不得,便以對聯(lián)考葉向高,,上聯(lián)是:“寵宰宿寒家,,窮窗寂寞”,每一個字都是寶蓋頭,。葉向高也是楹聯(lián)名手,,迅捷答道:“客官寓宮宦,富室寬容”這對也對得妙,,翁正春的上聯(lián)謙遜,,葉向高對的下聯(lián)語意吉祥,恭維得恰到好處,,妙詞雋語盡在不言中,。翌晨,翁正春送葉向高過洪山橋時,,江中正游來一群野鴨,,葉向高遂想出一幅上聯(lián)以為昨晚回敬,聯(lián)曰:“七鴨浮塘,、數(shù)數(shù)數(shù)三雙一只”,。翁正春忽被將軍,知道葉相之意,,正巧江中鯉魚浮頭一掠,,捷對道:“尺魚躍水,量量量九寸十分”,。兩人于是相視大笑,,這在福州士林傳為佳話。
忠心耿耿
翁正春中狀元后,,授翰林院修撰,。由于他大器晚成,加上浩氣在胸,所以文章均千錘百煉,,典雅莊重,。學(xué)子們紛紛把他的文章當作科舉范文來模仿。萬歷三十八年(1610年)他升任禮部左侍郎,,代吳道南主持部事,,并充當皇帝的日講官。同年十一月,,日食,,翁正春借機上疏批評萬歷朝政有失。萬歷三十八年皇帝萬壽節(jié),,翁正春又一次上疏“八箴”,,內(nèi)容是:“清君心、遵祖制,、振國紀,、信臣下、重賢才,、慎財用,、惜民命、重邊防”,。萬歷皇帝閱后仍然荒嬉朝政,,翁正春只好在給皇帝講課之余,穿插發(fā)揮一些歷史典故,,諷勸皇帝明辨忠奸,,振乾立綱,以社稷為重,。
那時吉王翊鑾要求萬歷皇帝封庶子常源為郡王,,翁正春直言上疏以為“不合祖制,只能封本爵”,。萬歷采納了翁正春的意見,,以后只授予常源為鎮(zhèn)國將軍。代王想廢長立庶,,朝議已二十年無結(jié)果,,翁正春與群臣合議上奏,終使代王長子鼎謂最后得立,。由于翁正春勇于任事,,故深為萬歷倚重。在禮部任內(nèi),,翁正春也是慎重提拔官員,,杜絕請托,,身體力行地為澄清吏治,糾正萬歷頹風(fēng)做了大量工作,。
遭讒歸里
萬歷四十年(1612年),,進士鄒之麟?yún)⒓余l(xiāng)試閱卷,與考生童學(xué)賢共同舞弊,,這事為御史馬孟禎揭發(fā),,朝議洶然。翁正春主持處理此案,,他開除了童學(xué)賢的科舉功名,,貶去鄒之麟的官職,卻沒有對主考官加以處分,。這引起了政敵給事中趙興邦,、元詩教的彈劾,翁正春被誣以枉法徇私之罪,。翁正春委屈在心,,上疏萬歷要求辭職,,被萬歷皇帝婉留,。以后御史又檢舉了湯賓尹,韓敬舞弊事件,,翁正春在廷議中對御史的檢舉表示贊同,。這一來激怒了韓敬同黨元詩教。元詩教又一次大張撻伐彈劾翁正春,。翁正春既上疏萬歷申辯,,又以為政壇險惡,決心擺脫,。萬歷皇帝又加以婉留,。但以后翁正春即在政治上失意,不久就辭職歸里,,蒔花養(yǎng)草,,筑圃編籬,清心寡欲,,日讀圣賢之書,。
東林巨魁
光宗繼位(1620年)馬上下詔翁正春進京。不久光宗死,、熹宗立,,天啟元年(1621年)起用翁正春為禮部尚書,協(xié)理詹事府事,,實錄副總裁,。天啟四年(1624年)左副都御史楊漣上疏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,,翁正春也上疏揭發(fā)魏忠賢。結(jié)果所謂的“天心蒙蔽”,,翁正春被天啟皇帝斥責(zé),,楊漣被打入死牢。一時間,,朝政更加黑暗,,朝中清流一派噤若寒蟬。魏忠賢開始實施報復(fù),,他指使御史趙胤昌以“東林巨魁”之罪指責(zé)翁正春是東林黨人的后臺,,上疏彈劾翁正春。翁正春知道眾口難辯,,朝政日非,,復(fù)萌退志,不久即上疏致仕還鄉(xiāng),。天啟皇帝準翁正春所請,,并以翁正春三朝元老,又是祖父萬歷皇帝日講官的原因,,對他格外開恩,。下詔晉翁正春為太子太保,賜傳車歸里,。一年后,,因太夫人百歲壽辰,翁正春暑天宴客,,上下勞累,,于天啟六年(1626年)九月二十日病逝,終年74歲,。崇禎初年謚號文簡,。
蓋棺論定
翁正春平常家居一絲不茍,為人不善言談,,坐姿嚴整,,暑天亦不露體,是封建理學(xué)傳統(tǒng)的典型代表,。
翁正春一生清廉簡樸,,其晚年政治立場與東林黨人亦步亦趨,尤其他以三朝元老,,犯顏直諫彈劾魏忠賢,,不啻為一顆重磅炸彈,更顯出他的人格高尚,,也是他一生歷史最光彩照人的地方,,所以歷史上將他歸入清流一脈,,是通情達理,值得贊美的,。
他的故居今名狀元境,。他的墓穴坐落在懷安岊山之麓,風(fēng)景絕佳,。
(管柏華)
?。▉碓矗骸犊蓯鄣母V輩矔?福州人杰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