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政文物建筑——馬尾天主堂
馬尾天主堂
馬尾天主堂位于馬尾區(qū)嬰脰山東麓。原為船政法籍工匠集資建造的,。光緒八年(1882),,他們期滿回國時,將此教堂贈給天主教會,。十一年創(chuàng)立馬尾天主堂,。二十九年船政的法籍監(jiān)督興建新教堂,。新教堂坐西朝東,自南向北依次由男修院,、主教堂,、女修院三組建筑組成。男修院為歐式風格兩層樓房,,磚木結構,,面闊16米,進深14米,,拱劵門窗,,洋灰(水泥)罩面。現(xiàn)已部分倒塌,,亟待修復,。主教堂,磚木結構,,清水青磚墻體,。由神父樓、祈禱廳和祭臺,、門樓,、祭衣房等相連建筑組成。神父樓,,面闊9.8米,,進深16米,檐口高9米,,封護檐式四坡頂,。祈禱廳與祭臺平面呈“凸”字形,雙坡頂,。祈禱廳面闊23.5米,,進深11.4米,脊檁高7.5米,。大門朝東開,,高大門樓中空僅一層,內(nèi)頂高10.2米,,下為拱門,,門額匾書“天主堂”,往上依次為拱窗,、圓窗,、三角山花和十字架。祭衣房是神父,、牧師的更衣室,。女修院由南樓,、中樓、北樓三棟組成,。原先均為兩層樓,,新中國成立后北樓改建成三層樓。三棟樓一字排列,,樓與樓之間連以走廊,;各開間的窗戶開向東側,房門開向西側的走廊,。樓上走廊開窗,,樓下走廊拱劵柱廊,共30拱洞,,總長83.6米,。
(本文摘自《船政志》)